開發青藏高原地熱資源需要地質勘查技術、鉆井技術、熱儲工程技術、地熱發電技術、地熱供暖技術等多方面的技術支持,具體如下:
地質勘查技術:大地電磁測深(MT)物探法可深入分析導水導熱構造等要素,精準鎖定深部地熱靶區。電性源短偏移距瞬變電磁法(SOTEM)和大地電磁法(MT)兩種不同尺度的電磁法探測,可獲得地熱田較深范圍內的精細電性結構,兼顧地熱勘查工作對探測精度和深度的要求。
鉆井技術:針對青藏高原復雜的地質構造,需要運用不同的鉆探方法,如多工藝空氣反循環雙壁鉆具及 “插管氣舉反循環快速鉆進技術” 等。同時,要研發耐高溫高壓的鉆井材料、先進的鉆井工藝和智能化的井噴控制系統等,以克服井壁失穩、易塌、易漏、易卡等工程難題。
熱儲工程技術:對于深部熱儲開發,可應用水力壓裂等方法在深部高溫巖體人工擴大熱儲的規模,通過增加地熱水深循環范圍和流量進一步擴大產能,實現地熱能的高效開發利用。
地熱發電技術:對于干熱巖地熱資源,可采用增強型地熱系統(EGS)技術,從地表往干熱巖中打注入井,向井中高壓注入低溫水,使巖體產生裂縫,形成人工熱儲構造,再鉆生產井回收高溫水、汽用于發電。
地熱供暖技術:如青海省環境地質勘查局探索的 “取熱不取水” 工藝,以及地熱能 - 太陽能多能互補開發技術,可有效解決分散供暖的難題,且對地下水環境無干擾、運行穩定高效。
回灌技術:為避免地面沉降和保護地熱資源,需要先進的回灌技術,將地熱利用后的尾水回灌到地下熱儲層中。確保回灌的水質符合要求,防止對熱儲層造成污染和堵塞,同時要保證回灌的效率和穩定性。